這個文法其實就是很基礎的"動詞意向形 +が"
「動詞意向形 + が」這個句型確實很常以重複的形式出現,例如「〜しようが〜しまいが」「〜しようが〜しようが」。這並不是偶然,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語氣效果和表達上的完整性。
為什麼會重複使用?
重複使用「動詞意向形 + が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:
-
強調「無論…還是…,都…」的全面性 當你用「AしようがBしようが」時,它更明確地表達了「不管選擇A還是選擇B,結果都是一樣的」這種感覺。這種重複強調了考慮了多種可能性,但結論卻始終不變。
- 例子: 「雨が降ろうが、槍が降ろうが、私は行く。」 (無論下雨還是下冰雹,我都要去。) 這裡透過「下雨」和「下冰雹」這兩種極端情況的並列,來強調無論天氣狀況如何,決心都不會改變。如果只說「雨が降ろうが、私は行く」,語氣上會弱一些,可能只表達了「即使下雨也要去」的單一假設。
-
表示「做與不做」的對比 特別是「〜しようが〜しまいが」這種形式,它明確對比了「做某事」和「不做某事」兩種情況,進一步強調了結果的必然性或無法改變性。
- 例子: 「彼が来ようが来まいが、パーティーは予定通り行われる。」 (他來不來,派對都會如期舉行。) 這裡明確指出無論「來」還是「不來」,派對的結果都不會改變。
-
語氣的連貫性與節奏感 語言表達有時也講究節奏和語氣的連貫性。重複的結構可以讓句子聽起來更有力,更能傳達那種「不管怎麼做都一樣」的無奈或堅決。
-
列舉多個例子以佐證 就像你的例子一樣,列舉「喝飲料」和「聽音樂」這兩件事,都是嘗試改善身體狀況的行為。透過重複「〜しようが」來串聯這些嘗試,並最終引出「都沒用」的結果。這比單獨使用一個「〜しようが」更能完整地表達「做了很多努力但都白費」的語境。
- 你的例子: 「何か/(飲み物を)飲もうが、音楽を聴こうが、体の調子がまたおかしいままです。」 這裡列舉了兩種可能嘗試去改善身體不適的方式。如果只說「何か飲もうが、体の調子がまたおかしいままです」,可能就無法充分表達那種嘗試了多種方法卻都無效的感覺。
單次使用 vs. 重複使用
-
單次使用: 通常表達「即使做了某事,結果也…」的語氣,較偏向一個單獨的假設條件。
- 例:「いくら練習しようが、上達しない。」 (即使再怎麼練習,也沒進步。)
-
重複使用: 更強調「無論做了A還是做了B,都會是某個結果」,語氣更強烈,表示可能性已窮盡,但結果不變。
- N2 級別:對於比較常見的「〜ても」和「〜ても〜ても」這種表示「即使~也~」的用法會比較熟悉。而「動詞意向形 + が」的用法,尤其是重複使用的形式,會開始在N2的學習中接觸到,但可能還不算是核心必考點。
- N1 級別:這個句型,特別是它所帶有的「無論怎麼做都沒用」的語氣,以及「〜しようが〜しまいが」這種對比的用法,會更明確地歸類為N1的範圍。N1強調更複雜、更細膩的語氣表達和句型掌握。
類似的表現
與「動詞意向形 + が」相似,也帶有「無論~都…」的語氣,還有:
- 動詞意向形 + とも (書面語,語氣更強烈)
- 例:何が起ころうとも、私はあなたを信じます。(無論發生什麼,我都相信你。)
- 動詞連用形 + ても (最常用,語氣較中性)
- 例:いくら食べても、お腹が空く。(無論吃多少,肚子還是餓。)
今日は体調が悪くて、何か/(飲み物を)飲もうが、音楽を聴こうが、体の調子がまたおかしいままです。
良くならないです。